◎中央日報◎宋其佳/ 2014.11.11
嘉市北園國小 榮獲全國資訊典範特優學校
位於嘉義市農業區的北園國小,透過資訊科技,發展以在地種稻特色的校本課程,培養學生創意思考、問題解決及批判思考能力。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應用獲教育部肯定,在全國76個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,榮獲 103 年資訊典範特優學校。校長林秀香說,北園國小能擠進特優學校之林,靠得是涵蓋全校一到六年級的系列課程以及與社區的緊密結合,備受評審肯定。
資訊融入教學方式包含低年級詩歌朗誦的津津樂「稻」、中年級五感寫作的文以載「稻」、高年級主題探索的謀生之「稻」。運用PBL教學策略,透過資訊融入教學模式,探討生活議題,更希望有所行動。其中五年級孩子們運用資訊科技探討有機種植,進行市調,並在 Office365 紀錄種植過程及問題探索;六年級課程探討農夫燃燒稻草作法,學生運用非常好色製作海報文宣,使用 movie maker、youtube、QRcode 製作影片訓練精密性,透過宣傳車訓練標題性,在稻廢藝文創作中訓練獨創性,最後在稻草公聽會中,訓練開放性。
而與社區間的正向互動,更是相當特別。林校長說,過去每到 11 月,附近稻田就會燃燒稻草做農肥,天空總是灰濛濛一片。但自從這兩年推動相關課程後,空氣品質大幅改善,現在與去年相比,不再煙霧瀰漫,改變看得見!
社區裡的農夫們在與孩子的互動過程中,變得更願意溝通、理解環保相關議題,參與孩子舉辦的公聽會時,也更願意耐心聽完、平和提出不同意見。而孩子們親身下田收稻草後,也能同理農民收稻草的辛勞和對體力的耗費,願意幫忙尋找是否有更好方法,可以不那麼累又能幫助環境。
最後在環保局主動尋求合作下,協助推廣不燃燒稻草觀念,設立單一窗口專線服務,解決稻草廢棄問題;甚至找專家指導土壤改良方法,打破稻灰改良土壤迷思。這一連串的改變,都是從稻香北園特色課程所引發。
林校長表示,北園國小資訊教學自 98 年嘉義市政府補助班班有電子白板開始,101 年導入平板電腦,全校無線網路建置,開始正式推動系列課程。結合成大資訊教育團隊進行 PBL 教學指導、嘉義市教育網中心協助軟體技術及平板,讓孩子們因為資訊科技導入,不僅變得更喜歡學習,也更主動。稻香北園特色課程廣獲各界好評,除獲金車文教基金會環保關懷及微軟台灣區創意課程獎勵,今日更獲教育部 103 年全國資訊典範績優學校肯定,榮耀再添一筆。
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