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MART Table 讓特教班的學習更多元
高雄市內惟國小特教班 苑靈杉老師
「哇!這是什麼呀?」「這是電腦對不對?」第一次看到 SMART Table,小朋友們無不驚呼連連,並在桌子旁恣意遊走,對這張「神桌」充滿了好奇與興趣,看來孩子們與「神桌」的第一類接觸還挺正向的喔!
對老師來說,使用 Table 進行教學之前,得要先學習 Table 的教材編輯軟體,本來還很擔心要花很多的時間學習,後來發現編輯軟體的使用方式很簡單,輕輕鬆鬆就能編輯好區域配對、單點配對、選擇題等等的問題模式,我試著用特教班第一單元─「我們在衣起」,製作了英文課的學習評量活動,並且把它用在接下來的教學中。
首先,要澄清的是,「多媒體工具」絕對是老師教學的「利器」,但非教學的全部。所以,當我們進行「我們在衣起」的單元教學時,我們設定了五個與衣物相關的單字,包括:T-shirt、pats、skirt、shoes、hat,而我們的教學活動由「唱」到「說」;由「說」到「寫」;由具體身上穿的衣物、到描畫出這些衣物,並且將這些畫下來的衣物貼在自己的身上,然後再將這些學到的單字寫下來,貼在這些衣物上。在反覆練習並熟悉指定的單字之後,才會讓「神桌」出場。
SMART Table 的好處是:(1) 內建的題型很固定,老師只需變化題目內容即可,所以學生很快就能熟悉練習的模式;(2) 多點式的觸控,可以讓多個學生同時進行操作學習,減少學生學習等待的時間;(3) 老師根據學生能力,編輯重複性高的題型,能達到重複練習而熟練而精熟的效果;(4) Table 的版面呈現簡潔,但具一定的聲光刺激,能讓特教班學生持續專注於其中。利用 SMART Table 這些好處,我們班的學生很快就能將這些英文單字輸入進自己的短期記憶中,又能開開心心的邊玩邊學習。
學期中,我們嘗試利用第二個單元─「做伙玩休閒」,進行 Table 的教學應用,我們設定的英文單字是:toy plane、toy car、block、ball。同樣先透過具體物的介紹,讓小朋友先認識這些玩具的英文名稱;接著由老師說出這些玩具的英文名稱,請小朋友在教室裡找一找,教室裡是否還能找到其他老師所指定的玩具呢?經由「認識」、「觸摸」、「玩」的過程,小朋友不斷的重複聆聽這些指定的英文單字,接下來就是「寫」了,把寫好的英文單字依照老師的指令,貼在指定的玩具上,最後就可以用 SMART Table 讓小朋友們進行重複性的練習及評量囉!

接近學期末時,因為教學主題來到了「高雄行動通」,我們將帶學生進行戶外教學,實際體驗搭乘高雄捷運的方法,所以我們又利用 SMART Table 讓學生熟練搭乘捷運的方法及流程。以下是幾個教材頁面的示例。



透過 SMART Table 協助學生做綜合性的學習與評量,使得特教班孩子對於我們要戶外教學的行程及方法變得更熟稔。
經過一學期的 SMART Table 教學歷程,它讓以往大白板式的教學模式增加了一些變化,讓教與學變得更加多元,特教班學生對於學習會變得更有興趣,而老師的教學也就會變得更有效能。或許,「您」會有與「我」不同的使用方式,不管如何使用,運用多方媒材來進行教學活動,絕對會是學生們的學習福音喔!您也一起來試試看吧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