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 得 見 的 科 學
2012 SMART 盃「資訊融入及創新教學應用競賽」短文組第三名
高雄市苓雅國中 紀則賢老師
本人所教授的領域為自然與生活科技,這領域包含了生物、理化、地科三個科目,尤其理化是許多學生視為畏途的科目,除了繁雜的計算之外,有些抽象的概念無法具體的呈現給學生看,無論老師如何善於教學,想像力不夠的學生或許能藉由不斷練習,學會如何解題,但對於物理化學的概念卻依然霧裡看花,也因此加深了一般人對於理化科的恐懼感。
§ 波動
以波動來說,波是一個動態的存在,在黑板上只能以靜態的曲線呈現,學生很難想像它動態的上下左右變化情形,能量逐步衰減與波的合成,頻率與波長的反比關係,振幅與音量的關係等等,這些上課內容都需要更能具體呈現的媒介。
§ 光
以光來說,物體經由光學儀器的成像性質是個很重要的章節,往年很多老師是配合實驗後整理表格,讓學生藉由親手繪圖或是硬背表格內容,把不同位置的成像性質背起來,當然也可以配合許多記憶的技巧,現在有了動畫的呈現,不但可以讓成像的過程更容易操作,學生還可以上台自己操作,物體在不同位置的成像情況只要手一滑動,一目了然,不需繁雜的計算與記憶,每個學生都可以玩得開開心心的。
§ 磁力線
在講授電與磁的範圍時,肉眼看不到電與磁場,就算以鐵粉來呈現磁力線,在操作上也得需要製作教具,要配合磁針指示磁場方向時,也常會手忙腳亂,但是以電子白板呈現時,可以將看不見的磁力線具現化,藉著手動操作磁針,讓學生學得更扎實。
§ 馬達(電動機)
其實最需要資訊融入的莫過於電動機了,電動機同時考量到電流方向與磁場方向,無論以課本圖片或是老師比手劃腳,呈現電動機的磁場變化方向往往手忙腳亂,有電子白板可用後,在課堂說明後,以動畫說明,手指一點,要他轉半圈呈現變化,或者不斷的轉圈讓學生觀看其中變化,只要課程規劃得當,老師上課輕鬆,學生學得開心。
學生操作與互動
尤其 SMART Board 不只能呈現,還能在課堂進行中請學生上台來操作,增加互動機會,讓課堂不再只是教師的一言堂,老師說明之餘,由學生來操作電子白板,感覺就更像是老師與學生一起追求學問,上課效果加倍,師生之間的相處氣氛也更融洽。
有些課程是老師擔心學生不發問不投入,但這時代的學生容易受聲光效果吸引,如果課程流程安排得好,使用電子白板時,不用擔心學生不舉手不參與,多的是學生想上台來操作。
心得分享
-
備課:許多老師不習慣電子白板及其軟體,在備課上需要花費較多時間。如果是直接以電子白板播放所欲呈現的動畫,就沒有此問題了,不過互動效果也會降低是這缺點。
-
學生易疲勞:聲光刺激容易吸引學生注意力,但也易使學生疲倦,有可能會影響到下一堂的教學,所以教師在設計課程時,最好還是以配合使用為佳,一堂課使用電子白板以不超過20分鐘為宜。
-
其實所有科目都可以嘗試電子白板的教學,不必所有章節都融入,只要適當的利用,利用科技將抽象的觀念具現化後再增加互動,學習效果會深入學生的腦海裡。
使用上針對某幾個章節來使用電子白板,對於教學幫助很大,教材編寫的問題或許可以藉由這類比賽與國內教師大家無私的分享,累積量多質精的作品,嘉惠國內莘莘學子。